在全球航运集装箱出口产业链中,主要可分为三个环节:上游是班轮公司,属于集装箱海运服务的提供方,基本掌握海运运价的定价权。中游是货代及港口,属于海运运输服务的中间方,各级货代主要是作为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的联接,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,为中小托运人提供询价、订舱、取货等服务,港口则主要是进行进出口集装箱的装卸。下游是外贸企业,也即是货主,属于海运服务的购买方,在FOB模式下只需代海外进口商订舱,不需要承担海运费波动风险,但CIF和CFR模式下均需承担海运费的波动风险。
目前在集装箱海运市场,班轮公司的集中度比较高,近乎寡头垄断市场。根据最新Alphaliner的数据显示,全球TOP100的班轮公司总计拥有7047条集装箱船,合计运力达3045万TEU,其中全球前五的班轮公司—地中海、马士基、达飞、中远海运、赫伯罗特就总计拥有3002艘集装箱船,占全球TOP100总船只数量的43%,运力合计1962.2万TEU,占全球TOP100总运力的65%,而全球前十的班轮公司总计占比已接近85%。
在亚洲-北欧的航线上,运营的班轮公司集中度比较高,尤其是地中海和马士基在欧线上投入的运力较高,周度平均运力投放均接近20%。根据7月底Linerlytica公布的报告,在过去13周内,MSK在欧线周度平均投放运力为5.72万TEU,占欧线全部运力的19.5%,MSC在欧线周度平均投放运力为5.68万TEU,占欧线全部运力的19.3%,这两大船司合计运力占比38.8%,接近40%。CMA为3.54万TEU,COSCO(包含OOCL)周度平均投放运力为4.06万TEU,HPL周度平均投放运力为2.46万TEU,分别占周度欧线全部运力的12%、13.8%和8.4%,前五大班轮公司合计占比接近65%。
地中海 MSC】MSC地中海航运公司,成立于1970年,自1978年以来将总部设立于瑞士日内瓦,集装箱航运服务是MSC的核心业务,其运力主要投放在北欧和地中海航线上,美线运力则相对下降。
【马士基 MSK】马士基MAERSK,即马士基集团,创建于1904年,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。作为全球领先的集装箱航运公司,MSK的运力主要投放在北欧和美东航线上,占对应航线的权重均接近20%,在美西和地中海航线上的权重则降至不足10%。
【达飞 CMA】法国达飞海运集团(CMA-CGM)始建于1978年,总部设立于法国马赛,是全球第三的班轮公司。CMA在东西向的远洋航线运力分布较为均衡,运力权重基本在11%-15%之间。
【中远海控COSCO】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(COSCO),简称中远海运,总部设在上海。COSCO在东西向的远洋航线运力分布也较为均衡,运力权重基本在10%-20%之间。
【赫伯罗特 HPL】赫伯罗特公司(Hapag-Lloyd)成立于1970年9月1日,总部设立于德国汉堡。HPL作为全球第五大班轮公司,其在各个航线上的权重就基本降至了10%之下,尤其是在美西航线上的运力部署,权重已降至1.8%。
【2M联盟】2M联盟是由马士基(Maersk)和地中海(MSC)两家班轮公司组成,成立于2015年,运力主要投放在地中海和北欧航线上,占对应航线的权重均在40%左右,在美西和地中海航线上的权重则降至20%左右。
【OCEAN联盟】OCEAN联盟是由CMA-CGM(达飞轮船)、COSCO(中远海运)、Evergreen(长荣海运)和OOCL(东方海外)4家班轮公司组成,成立于2017年,在欧美航线上的运力权重均超过35%,具有较强的竞争力。
【THE联盟】THE联盟也成立于2017年,成员包括赫伯罗特(Hapag-Lloyd)、海洋网联(ONE)、阳明海运(Yang Ming)和韩新海运(HMM),主要在美西线上部署的航线较多,周均运力占美西线权重近30%,在美东、地中海及北欧航线上的运力份额则在23%左右。
目前三大联盟,即2M、OCEAN Alliance和THE Alliance,运力分别占比全球总运力的34.4%、29.4%、15.7%,三大联盟总运力占全球总运力接近80%。